外资银行闯入托管市场,基金托管牌照开闸

2020年7月19日10:57:25 发表评论 3,625 次浏览
币安

 

  “与其说担心外资银行的加入,倒不如说国内券商才是真的大杀器。”面对近期5家券商接连获批基金托管资格,已有券商开始担忧基金托管市场竞争陷入红海。

 

  尽管在不久前的7月10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银保监会联手对《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管理办法》(简称《托管办法》)进行了修订,明确支持外资银行在华分行申请基金托管资格。但相较于外资银行,显然国内券商托管牌照的加速放开更加令人忌惮。

  近些年,在基金托管市场长期为内资银行垄断的环境下,先行入场的券商纷纷借助投研、结算、响应速度等方面的综合服务优势,逐渐摸索出一套自己的特色化打法。如今券商托管弱势的情况尚未得到明显改善,新的搅局者又相继出现,基金托管市场或许又将开启新一轮激烈厮杀。

 

  外资银行闯入托管市场

  7月10日,中国证监会和中国银保监会联合修订发布《托管办法》,其中最为引人注意的是,允许符合条件的外国银行在华分行申请基金托管资格,并给出了明确的准入条件。

  托管办法要求,境外总行应当具有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具备良好的国际声誉和经营业绩,近3年基金托管业务规模、收入、利润、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居于国际前列,近3年长期信用均保持在高水平。

  此外,境外总行所在国家或者地区还需具有完善的证券法律和监管制度,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已与中国证监会或者中国证监会认可的机构签定证券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并保持着有效的监管合作关系。

  有分析人士指出,此举是按照国家金融业对外开放的统一安排落地实施的,是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监管希望借此引入优质外国银行,提高金融市场效率,有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监管允许外国银行申请基金托管资格,你们会担心吗?

  “看外资银行这些年在国内的生存表现,不也就那么回事?”面对券商中国记者的提问,华南一家券商托管业务人士显得相当淡定,认为外资银行的本土化问题是国内金融机构天然存在的护城河,即便资本市场双向开放进程越发深入,但文化的差异短时间内仍难以弥合。

  前述券商托管业务人士表示,结合此前的对外交流经验,外资银行其实在展业上还是担心的。事实上,在一些业务领域,国内托管机构未尝不能与外资银行互惠合作,例如一些要出境的投资标的,国内和国外都需要托管机构来进行协同合作。

  招商证券托管业务负责人也认为,国内券商和银行应该抱着学习和包容的态度欢迎外国优质银行在华开展基金托管业务,在为国内外基金行业参与方提供托管服务时发挥自身优势,同时也向汇丰、花旗、德意志等外国银行学习先进经验,提升自身专业水准,为我国金融行业长期稳定发展创造更大的价值。

 

  牌照放开加剧竞争压力

  “与其说担心外资银行的加入,倒不如说国内券商才是真的大杀器。”相比于外来搅局者,国内同行似乎才是目前券商最担心的竞争对手。

  7月7日,华福证券和华安证券双双获批基金托管资格,年内成功拿到这一业务牌照的券商增至5家。而另一组数据是,2015年至今的5年半时间里,仅有9家券商拿到基金托管资格,其中2016年更是无一家获批。

  显而易见,随着近年来券商合规治理情况越发规范,监管正在考虑逐步放开更多券商的基金托管限制。但在当前基金托管业务主要为银行垄断的情况下,僧多粥少的困境预计会进一步凸显。

  “现在各家券商对基金托管业务的定位不一样,其实很考验管理层的战略。”有业内人士告诉券商中国记者,基金托管业务作为机构业务的入门业务,更应该被看做是辅助,而不应该被定位成业务部门和利润中心。

  这一观点也得到了华南另一家券商人士的认可。“其实基金托管业务本身是不怎么赚钱的,重要的是笼络到资源和客户。”具体而言,券商可借由基金托管发展包括代销、投研、两融等在内的深入业务,同时也为财富管理业务引入了更多优质理财产品。

  然而目前行业内佣金战盛行,从最初的经纪业务逐渐蔓延至投行业务,甚至PB业务。此前也有银行通过主动压低托管费率,在中长期纯债基金的托管业务上实现快速发展。在此背景下,随着基金托管牌照进一步放开,新进入者为了抢占市场,大概率也会从低价策略开始,进一步加剧市场竞争。

  但也有乐观观点认为,随着更多证券公司不断地获得托管资格,一方面会将托管这块蛋糕越做越大,另一方面虽然托管行业内部竞争确实加剧,但良性竞争会为行业来带不断的创新和进步,各家券商在开展托管业务的同时必将结合自身的优势不断地为客户创造价值。

 

  综合服务或为破局关键

  据Wind数据,2020年基金中报显示,27家银行共托管基金6508只,托管基金份额高达15.87万亿份,托管费用合计141.93亿元。而同一时间内,15家券商合计托管基金数量仅186只,托管基金份额2441.34亿份,托管费用仅1.46亿元。

 

  悬殊的对比背后,是银行多年来凭借先发优势和代销强项奠定的绝对竞争优势。

  回顾历史,当年券商因内部管控问题迎来三年综合治理,期间不仅错失基金托管业务发展契机,更是连客户保证金都要交由第三方存管,银行由此率先进入基金托管市场,建立了先发优势。到了2013年,券商基金托管业务开闸,在资格审批上受到监管部门较大力度的支持,但由于代销实力较弱,在与银行的竞争中铩羽而归。

  平安证券基金研究团队执行总经理贾志对此认为,不同托管机构有不同的禀赋特点,不同类型的产品对托管业务有不同诉求,托管机构要结合自身禀赋特点,抓住产品诉求才能更好的发展托管业务。例如券商在被动指数基金的托管上有相对优势,目前开展托管业务的14家券商中,有11家券商托管了被动指数基金,有7家券商的被动指数基金托管规模占非货托管规模的70%以上。

  贾志建议券商应结合自身优势,考虑基金特点针对性布局。例如借力第三方代销机构发展托管业务;用专业技能发展基金投顾,增强客户粘性;将托管业务作为综合金融的一环,打造一站式服务等,但必须注意低托管费率策略不具备可持续性。

  “银行作为托管人的优势在于其较强的销售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等方面,而券商作为托管人的优势在于其较强的投研能力、专业化的结算能力、高效的服务响应速度、优质的服务品质以及日益提升的代销能力。”招商证券托管业务负责人也表示,相较于外国银行,本土券商占据了先发优势,储备了大量的业务人才,并且已与国内现有的基金管理人有较为紧密地合作,也对国内的基金行业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券商应立足于自身优势,不断巩固和发挥这些优势领域,并通过创新为基金行业积极开拓更多的增值服务。同时补强自身短板,在长期的展业过程中不断赢得更多客户的青睐,券商在基金行业托管的占有率将稳步上升。

收银呗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