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理財,大部分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賺錢。但在另一方面,善於合理藉助銀行、證券公司等金融機構以及各種金融工具合理“借錢”,也是一種高段位理財技能,更是富人們最樂此不疲的“生財之道”。
三種意識,我們需要顛覆再思考:借錢不可怕,借錢再生錢,負債需合理!
借錢不可怕
了解經濟學或企業經營管理的人都知道,如果一家公司沒有任何負債,那麼,它的財務狀況可能並不完美,因為毫無負債就等同於企業可動用的只有自有資金,其發展的局限以及周轉壓力不言而喻。
反之,如果一家公司能順利獲得銀行貸款,甚至上市的融資資格,在償還能力允許的範圍內儘可能多地負債,同時將負債轉換成增加收益的資本,就能藉助被放大的資本推動公司更快更好地發展。
可以說,只有擁有合理資產結構、負債比例及相應償債能力的公司,才是財務健康的優秀企業。
以最為常見的信用卡消費為例,只要善用免息期,持卡人無需成本即可輕鬆提前消費,很適合人們在手中資金投入理財產品時愉快應對日常開支。
另一方面,適度而合理的負債,甚至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轉化成激勵我們積極工作、提升自我的“正能量”。
借錢再生錢
有人說,物理學家發現了槓桿,由此可以“省力”,也可以“省距離”;而合理利用金融槓桿借錢的人,獲取財富的征途也會更短更省力。因為在這樣的“槓桿效應”下,你的成功就不再局限於你有限的資本。比如,當牛市來臨時,可以適當向證券公司、優先受益級、中間商等借錢來投資;當商機來敲門時,借力政府基金、天使投資、眾籌等創業融資手段,也能充分激發投資的槓桿效應,大幅提升資金的基數與回報率。
負債需合理
隨着金融創新的不斷推進,可供我們借錢消費、借錢生財的渠道變得越來越多。但需要牢記的是,在硬幣的另一面,借錢也可能同步放大風險,科學合理的負債也要特別注意以下四條“守則”:
1,多借低利率的貸款,少碰高利率貸款。
2,控制槓桿比例,保證還款的現金流充足。
3,留足風險備用金,防範最壞情況出現。
4, 及時止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