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中美大學教育究竟存在怎樣的差異?本期節目帶你走進美國名校。
鳳凰衛視6月8日《鳳凰大視野》,以下為文字實錄:
陳曉楠:各位好,這裡是《鳳凰大視野》。今年5月美國司法部發表聲明15名中國學生因為涉嫌替考受到了起訴,根據起訴書在2011到2015年期間,15名被告合謀以替考的方式欺騙美國教育考試服務中心和美國大學理事會,以獲取美國大學或者是研究生院的入學資格和學生簽證。就在美國司法部宣布15名中國公民因為涉嫌替考受到起訴的同一天,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說,去年呢,有大約8000名中國留學生被學校開除了,80%是因為學術不誠實,其中不乏在常青藤名校就讀的學生。雖然這個數據仍然存在爭議,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海外學生面臨的問題。抄襲和作弊似乎成了中國留學生的一個大問題。想要解決這個事情沒有那麼簡單,他們的背後呢,是他們要面臨的語言壓力、學業壓力,還有巨大的文化衝突。
美國大學重視學術誠信 建立榮譽制度
電影《聞香識女人》片斷:另外建議對喬治威利斯二世先生均不做表揚或處分,查爾斯西門先生將不需為此事件負責。喔啊。
解說:這是一部名為《聞香識女人》的電影,影片中美國學校為了一場惡作劇召開類似於法庭的聽證會,校長雖然對做惡作劇的三人心知肚明,但仍需要證人的證詞來對其三人進行指控。
聽證會似乎是一件離中國學生很遙遠的事情,但實際上在美國中國學生可能僅僅因為一次測驗抄小條,卻要出席學校組織的聽證會,那些在中國只是被教導老師批評的小事,到了美國很可能會被開除。
James E·Ryan(哈佛大學教育學校院長):就在去年我們開除了一個剽竊的學生,幸運的是這些事情並不經常發生,但是一旦發生我會非常嚴肅地對待,因為我們非常重視學術誠信,我無法容忍學生在考試中或論文中作弊。
解說:美國教育部規定美國各大學有責任制定專門的榮譽行為守則,對學術不實不端的行為進行懲罰,以保證學生在校行為規範,懲罰辦法通常包括停學和開除兩種手段。
Ian H.Solomon(芝加哥大學副校長):我們不接受校園裡的作弊行為,我們設立了一個很棒的國際事務辦公室,針對性地解決有些國際學生不了解美國背景下的剽竊含義的問題。我們希望確保他們都能了解到剽竊的含義,幫助他們避免可能帶來嚴重後果的行為。
解說:大多數的中國留學生並不了解美國大學榮譽制度,榮譽制度是美國大學生對學校的一種承諾制度,也是一種獨特的學生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的制度。學校信任學生的道德意識和責任感,讓學生在考試、課外作業、校園生活等方面進行自我管理,大部分學校都設立了「榮譽委員會」和類似的組織專門負責榮譽制度的執行和維護。
中國學生缺乏關於「抄襲」的教育
王瑩(美國西北大學學者):作弊,這個每個學校的話它有不同的政策嘛,但是總的來講的話一旦發現作弊,你這個後果很嚴重,因為作弊的話,不光是你比如說考試的時候帶小抄的啊,這種的話,而且還包括你寫文章,尤其是文科嘛,你寫文章的話怎麼樣來引用。從我自己的經歷來講,我來了以後是做那個助研,他們叫RA嘛,然後我幫一個老師整理文獻,整理文獻的話我沒有標明這個出處,沒有在每個下面就是雙引號然後標明出處啊,那個老師就當時是給我了一個郵件嘛,就是語氣很嚴厲,就說你這樣是抄襲啊。我是覺得大部分的時候是因為我們因為沒有這方面的教育,沒有這方面的訓練,我們不太知道,不太了解。
解說:王瑩,1998年來到美國讀研究生,在這裡她拿到了碩士和博士學位,現在她在明尼蘇達州西北大學做教育學教授,她發現中國學生和美國人對於「抄襲」的理解不同。文化的差異,使一些中國學生走了彎路。
王瑩:在美國呢,從中學開始就有關於plagiarism(抄襲),就是抄襲的教育嘛,你要怎麼樣來引用,你要直接引用啊,或者是怎麼樣來轉述。因為牽扯到一個學生的你的,你的誠實啊誠信這一方面,所以說還是個很嚴重的事情。一旦會判為抄襲的話,不光是你這次作業零分,你這次考試,你這科就掛掉了,而且的話,有可能入檔了以後會跟著你,一直是跟著你,你去別的學校學習啊,或者是找工作,人家一看你這個學生的話,plagiarism(抄襲),然後你就抄襲,這就牽扯到對你這個人誠實度的一個懷疑。所以說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
美國重視原創性 留學生仿若苦行僧
陳曉楠:在美國想要取得碩士和博士學位,難度有天壤之別,碩士呢,是要能夠使用知識,而博士則是需要創造知識。從一流實驗室畢業的博士,他們的博士論文就是一本學術專著,精簡之後可以直接發表在《自然》或者是《科學》等等雜誌上,而寫出這樣一本專著並且找地方發表,這也成為了眾多中國學生的難題。
解說:在哈佛大學讀博士的沈黎英,正在經歷學業的艱難,2011年從復旦大學新聞系研究生畢業的她被哈佛大學公共健康學院社會與行為科學方向錄取,今年是她博士學習的第四年。
沈黎英(哈佛大學博士生):我在本科也在跳,但是後來前兩年的時候,在哈佛前兩年沒有跳,原因是因為壓力太大,太緊張了,然後工作壓力和學習壓力太大,因為我們第二年學期末的時候有一個畢業考試,不是,就是那個博士生考試,然後那個博士生考試就像一個資格考試的那種考試,你考過之後,你才能夠進入到下面一個口試的一個過程,然後你沒考過,你還要再考一個筆試,通過率的話一般來說在80%吧。就是10個人當中有兩個人不通過,所以前兩年壓力太大,像我的那個我的研究實際上是屬於社會學跟統計學,還有這種流行病學結合,我們系是一個純美國人的系,就是招外國學生,招國際學生非常的少,因為我們系有很多都是關於Social Sci,就是社會科學這一塊,所以比較。生活就是一個讀書、睡覺、哭,三件事情。
男:還有哭呢,為什麼?
沈黎英:我每周五晚上的時候就哭一場。
男:為什麼?
沈黎英:因為終於可以十二點前睡覺了。
潘鵬凱(麻省理工媒體實驗室畢業生):博士論文的計劃書,它有一個非常嚴格要求,叫創造性貢獻。就你做的這個博士的項目或者論文,對這個領域有貢獻,叫Contribution(貢獻),而且必須是原創的。就是你做的東西必須超越你的老闆,你必須是全世界70億人裡面最原創的東西,這個要求就太高了。
王瑩:我是覺得我自己求學的這個過程中啊,感受最深的呢話就是博士的這個畢業這個要求,他們的博士畢業的要求真的很高,然後50%的進入這個博士班的話畢業不了。
潘鵬凱:那時候我那個提案寫了大概,我記得將近50個version,50個版本,寫了一版,我有4個reader,有4個導師嘛,對吧,他幫我看,你這個是不是有貢獻啊,是不是原創的,說這個說的不好啊,那個說這裡有問題,東改改西改改,改到後來我就真的快崩潰了,我就只好去看心理醫生了。
王瑩:當時做論文做到最後的時候,因為老師,你發過去給老師,然後他讓改,然後改了以後再發過去,然後他還是要改,然後回來以後發過去,然後再改,改到最後的時候,真的心裡就想,哎呀,老師你就讓我過了得了,但是老師,他因為作為一個做學問的一個人的話,他對他自己的這個學術的聲望就特別在意,你從我這邊當學生出去達不到要求你就過不了。
沈黎英:其實讀博士就是像一個苦行僧一樣,就是一個,就好像是一個人的朝聖者。因為我們所要研究的這個領域是,是第一個是建立在別人的基礎上的,然後這些人呢,又是所謂的大牛,你就是踩在這些德高望重的老師的基礎上,然後繼續的往前研究,你身上會有很多的這種他們寄予的期望的壓力,然後同時的話呢,又在懷疑自己做的這個方向和這種方式是不是對的,然後進為博士候選人之後的話呢,你每半年還要再審一次,就是你每半年你還要把你的一些這半年的研究成果,然後報告給你的這個你的這個專家叫什麼,專家委員會。然後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是我讀書這些多年來,我覺得身心最加疲憊的一個過程。就是從我從小到大,然後在國內讀完本科,然後讀完研究生到現在,我覺得過去的這三年是我讀書讀的最累,也是最快樂的吧。我覺得就是會特別的特別的rewarding,就是rewarding,叫什麼,就是特別的有成就感,對,因為學的東西真的是很多。
解說:嚴格不僅僅體現在學術道德的問題上,美國大學的「寬進嚴出」,就像是一把利刃,懸掛在每一個學生的心裡。
王努:每到周五的時候,老師會給你說OK,然後下周會有一個quiz,就是一個小測試。然後來了之後,你們要讀這幾章的內容,但是這幾章的內容他從來就沒有講過。
名校體驗:就像生活在充滿猛獸的雨林
電影《力爭上遊》判斷:哈特先生,你說話仍然不夠大聲,你站起來。現在你站好了,哈特先生,或許大家可以明白你在說什麼,你好好站著。
解說:《力爭上遊》是一部描寫哈佛大學的電影,由同名小說改編,作者是哈佛大學1970屆學生,影片中教授的嚴苛,課業的競爭準確描述了哈佛大學的生活,正如主角所言,身為傳統的一部分是十分痛苦的。
電影《力爭上遊》片斷:圖象記憶法。圖象記憶法對你毫無用處,布魯克斯先生。
解說:哈佛大學流傳著很多經典的校訓,我荒廢的今日,正是昨日隕身之人祈求的明日,此刻打盹,你將做夢,此刻學習,你將圓夢,學習並不是人生的全部,但既然連學習這一部分的人生也無法征服,還能做什麼呢?請享受無法迴避的痛苦吧。
沈黎英:他們對博士生的培養的話是前兩年的時間,我就給你打紮實的理論基礎和方法論的基礎,然後兩年之後的話呢,你是要考一個博士生大考試的,然後我們系的話呢,是要考一個筆試。筆試的話,就是要把兩年東西的話呢,全都要考一遍,然後他就是給你出卷子,然後我們當時的話,就是有一個,一個考試是考三個小時,然後兩個考試,中間的話,你是不能夠上廁所啊之類的,然後考完了之後的話呢,再過一段時間,你就要考個口試,它口試的話呢,就是開始計入到你的這個自己的研究階段,就是自己的那個博士論文階段。然後你考完口試之後的話,你才能夠稱為一個真真正正的doctorial candidate,就是我們叫那個博士候選人。
解說:很多學生笑稱在美國名校讀書就像生活在一片充斥著猛獸的雨林,有禽獸般的教授,野獸般的同學,和巨獸般的精神壓力。生活以「論文」為圓心,以「做實驗」為半徑,把學生牢牢畫進了這個圓圈裡。
王努(明尼蘇達大學生物學博士生):他上課講的東西都是非常前沿的一些,比如說就說和生物科學相關的,就是說最新發表的一些文章上面到底是講什麼。你要記這些辭彙,你要知道它怎麼讀,要知道,當大家談論了這個東西的時候,你要反應過來大家在說什麼。比如說有一些差別,就是非常細微的差別,就是說一些核酸、核苷酸,可能在漢語中它的差別可能就是大家能夠很知道到底是什麼,但是在英語上面一個辭彙一個S一個是D,這個它們兩個唯一的差別。所以說當你去寫作業的時候,你要會摳的很緊。